星期六, 5月 04, 2019

[魔術。說書人] 第十八章: “Z” Series by Steve Reynolds


2019年新一年新開始,新單元到目前為止已經順利地進行了差不多五個月了。
風格改變了方向之後,大家開始對說書人的參考書作出了不少正面反應;
說書人亦十分感激大家指出說書人的錯處,讓說書人有機會繼續進步。

第十八章來了 --- 老司機們,我們準備上車!

三年半前的某個星期四,說書人第一次跟Steve 本人見面。雖然然短短相聚數小時,但是覺得自己跟他認識了很久、很久。那時候,說書人還是頭一次親眼目到Steve Zarrow Shuffle;其實在 Seek 52出來的時候,就知道他在這個東西的修為上下了不少功夫。最近他終於出了一本實體書,所以就把它作為這週的題材吧。


雖然主題圍繞 “Beyond The Z --- Everything But The Zarrow” ,但是說書人有必要把前者兩個東西加進來一起說一下。

2012年,Steve 發行了他第一個關於他的Zarrow Shuffle的研習會筆記,並命名為 “The Zarrow Work Book” 。這個作品從 “Starting Grip” ,然後開始進行 “The Split” ,再進行 “The Weave” ,到後來的 “False Square Up” 然後 “Holding Back” 經過重要的 “Setting The Fan” ,到最後的 “The Unweave and Lift”幾個部份來解釋他的 Zarrow Shuffle;這本 “Work Book” 裡面還有提及正確的練習方法,和一些老司機常常遇到的錯誤觀念。基本上,他已經說得十分完整;對於那些有出席他的Zarrow Shuffle研習會的人,這個絕對是十分完整的筆記本。


來到2015年, “Z” 的面世引起了一場Zarrow Shuffle熱潮。 “The Zarrow Work Book” 只是對曾經親身給Steve 授課的老司機才能夠發揮出來;而這次的 “Z” 教學碟,則是完完全全給所有老司機一起有機會從頭開始學習的 Zarrow Shuffle。這張教學碟除了教授 “The Zarrow Work Book” 的所有東西之外,他還給大家示範這個假洗應有的坐姿、節奏、手部姿態、神態、呼吸以及洗牌速度等等;最後,Steve 他本人亦跟大家交待了這就是我畢生以來對Zarrow Shuffle 這個假洗的所有心血了。想當年,說書人是要求Steve 他本人親自從美國帶他的光碟給我的 (真相是:其實是因為他忘了寄記我,而那時候已經是我下了訂單的幾個月後了。。。。。同時,他自己知道會來多倫多,所以就選擇給我帶過來吧~*) 。所以說書人第一次真真正正從頭開始學他的Zarrow Shuffle,是他本人一對一親自傳授給我,而且是他本人到我這邊特別教我的。(謎之聲音:那你為甚麼不直接跟他拿退款呢?你都當天跟他本人學完了。)


好了,問題來了 --- 他本人都說了他都已經跟大家交待清楚了,那這次這本 “Beyond The Z” 究竟是在搞甚麼鬼呢?

當說書人在他個人網站看到時,就開始不斷地想他還有東西要教?有這個可能嗎? 就在我還在考慮要不要買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個新郵件,一打開便是我手上的這本 “Beyond The Z” 了!還在震撼中的說書人,立刻跟Steve 確定一下他有沒有寄錯了,事關我還沒有下單的。最後,確定了是他本人送給我的禮物,太感動了 (然後再打開電郵,他連電子書版都給我了,天啊) ;所以呢,魔術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夠很容易跟世界各地的友誼聯繫起來。

那這本書究竟要教甚麼呢?說書人現在跟大家來個分析:

全書共81頁,分開了5個部份。今次作品跟以往一樣,並沒有選用硬皮書去訂裝;同時,書裡面的圖片沒有選用彩圖。雖然如此,但是它的優點是方便攜帶,而且段落分明,一般讀者在練習的時候眼睛不會過於吃力。說書人覺得,如果他每句話都沒有留空位的話,這本書少用一半的頁數便可發行,成本上亦能大大降低。


這次作品,如像書名一樣 “Beyond The Z” --- 這次作者將會傳授關於他自的Zarrow Shuffle裡某些特質有關的牌術教材;說書人覺得,這對於大家怎樣把他的Zarrow Shuffle的基礎如何有效地運用在其他牌術題材上,有著明顯的貢獻。說書人分析如下 ---

序章:
跟別的教學書相比,作者本人已經開始了教學模式。這章節引用了牌術大師 Edward Marlo “Patented False Shuffle” 裡面的”Angular Grip” 作為基礎,並且在 “The Zarrow Work Book” “Starting Grip” 為他書裡標準學名去強調它的重要性;在這次作品裡,作者為了突顯洗牌時手部作為兩邊 “Cover” 的特徵,所以他再次把標準學名命名為 “Cover Grip” 。這個動作對於日後老司機們想做 Edward Marlo “Riffle Shuffle System” 中的 Strip Out Shuffle,是有直接影響的。


第二節:
這章節開始講述如何利用 “Cover Grip” 進行我們常用的一些手法,例如 “Strip Out Shuffle” “Push Through Shuffle” 等等。這裡的資料比較容易,對於有練習這類洗牌的老司機,有空去看一下。

第三節:
這裡的 “Cover Up Shuffle” 太有趣了。基本上,這個東西不便說明;當你決家買這本書時,收到後記得第一件事就是跳去看這個東西。這個可以說是用來 fool magicians的,當然你必需要跟其他東西不起做才更加有效。

第四節:
這裡的 Blind Bluff Shuffle沒有特別有趣的地方,因為後來那個 Bluff Spread Shuffle才是重點。哈,這個跟作者本人的風格不相符呢。說書人還是比較喜歡 Push Through Shuffle,手感比較適服一點。這章節還包括了一些手法上的歷史和資料,方便大家自行深入研究。

第五節:
這個章節教授了三個額外教學。第一個是Edward Marlo Bold Assembly,喜歡Ace Assembly 的老司機可以去看一下。第二個東西是Tomas BlombergSpade Shuffle上的見解;老實說,說書人以前對 Spade Shuffle並不討好,看過這個新見解之後,說書人會認真地重新練這個洗牌。最後,Harapan Org Zarrow Shuffle 上的變化形 “Zipper Zarrow” 亦在這裡詳細講解。
Steve Reynolds Zarrow Shuffle 以及該有關手法的應用上,有著明顯的修為。雖然他的Zarrow Shuffle並不是宇宙最強,但是比起其他教學,已經優勝了很多。Steve 的教材實用性很高,對於一眾老司機來說應該挺不錯。

好了,第十八章寫完了,謝謝大家。

星期日, 4月 28, 2019

[魔術。說書人] 第十七章:Card Fictions by Pit Hartling


2019年新一年新開始,新單元到目前為止已經順利地進行了差不多四個月了。
大家還是十分熱情,說書人為此繼續準備了為數不少的參考書跟大家分享。
所以呢,說書人開始會改變一下內容的風格。

第十七章來了 --- 老司機們,我們準備上車!

德國近景魔術高手 Pit Hartling,馳名中外。說書人在第十三章的時候,已經簡單地介紹過他本人最近發行的禁書傑作。這次,說書人要介紹他另一本作品 --- “Card Fictions” ,第一本說書人接觸他的個人作品。



2003年發行,在連續翻印三次之後 ---- 以絕版多年之勢,相隔十五年之久,他終於給大家來個最新修定版了。這次的修定版究竟跟前版有何分別了?說書人這次為大家好好進行分析。


修定版共
106頁,比前版多了10頁。同樣,書封面用的物料跟以前一樣,大概他原用了同一家印刷商。當年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前版時,我就跟自己說,如果我有一天都發行魔術書籍的話,一定要找這一家。雖然書被打開時不能平放在桌上,但是它整個設計都太美好了。另外,修定版封面用的字體,都是和 “In Order to Amaze” 的統一了;這樣,就令到了前版在某程度上的收藏價提高了不少。



教材內容方面,兩版同樣都是七大招,再加上兩篇魔術理論。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新修定版在其中四招裡面多加了新元素;對於已經看了前版的說書人,這是多大歡喜的事情呢。原因有兩個:首先:這些新元素證明了Pit 他並沒有因為他以前的創作到達了某種境界而把它們遺忘了;很多時候,很多老司機都會因為覺得已經很完美了而把它們放開、只願意去尋找新的創作。期次就是,我們可以從新元素裡面感受到Pit對魔術的熱情和執著還在不斷向前申延。對於一些人常常說他們自己並不懂得怎樣去創作,其實他們可以參考一下這兩版的內容,然後自己試一下站在Pit 的角度去看這些招是如何被進化了


好了,說書人的個人感受已經說了太多了 --- 是時候看一下這個書每個主題的分析吧:

1.       Finger Flicker (包括了新元素)
這是說書人當初買這本書的主要原因。當年的我只鐘情於D&D,那時候是剛剛放下花切,立地成魔的第二年;有人跟我說了世上有一招跟彈指神功一樣的牌術,我就急不及待去找這本書。當我找到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第三版了。到現在為止,這還是我最愛版術之一。

2.       Master of the Mess
當年說書人我在晚宴做walk around magic 的時候,常常用這一招來保命的。那時候,遇到了各種千奇百怪的 hecklers;唯有用這一招來結尾 (亦用這一招來了結他們) ,這才能全身而退。 “Master” 這個名詞,當之無悔!

3.       Method and Style and The Performing Mode
全書中第一篇魔術理論章節。本章節強調世上沒爛招,只有爛魔人 :作者將魔術中的對與錯,換來你與我之別。一個好的魔術就像一把寶劍;正所謂寶劍配英雄 ,甚麼模樣的劍客就給了這把劍甚麼模樣的衝擊。無論劍招怎樣厲害,一但劍客自身功力不夠,硬出頭亦是徒然。魔術都是一樣。魔術師只有功力越高,魔術的效果亦會相對地加強起來。同時,魔術師應該任何時候都以表演模式為基礎去進行不斷練習;這就是為甚麼,很多高手都喜歡把自己練習拍下來,希望可以把所有錯處改過來。最後,作者有提及到在表演中加入笑點的輔助性來提高效能;說書人覺得,這方面可以和 “Magic Rainbow” 一起閱讀研究。

(更新) 經過網友 Armando Cheung的指點之後,說書人發覺自己在閱讀這章節的時候,完完全全是在發白日夢。以下是他說的重點:

1)引言:Pit認為方法是沒有對錯,只有你自己覺得是否適合(例如control card有人prefer用pass,有人用double undercut)

2)重點:Pit介紹performing mode的概念, Pit認為
個策略係佢魔術中一個好重要的元素,至於為何佢要用引言強調方法及風格沒有對與錯,因為the performing mode未必適合讀者口味,而個方法也有利有弊。

3)最後亦強調performing mode同misdirection不同,因為你會
觀眾面前.....而下一版的color sense正正作為應用此方法的實際示範

4.       Colour Sense (加入了新元素)
這招屬於感應術的效果。對於新元素的修正,說書人歡喜得很。雖然說書人從來沒有表演過這招,但是可以從效果概括的段落看得出這招有多神奇。唯一說書人不跟原文方法去做的部份,就是我會改用記憶牌細去做這個效果。

5.       High Noon
對於喜歡 “Card Under Watch” 這類效果的人,這個絕對要留意啊。其實說書人覺得,這招跟他本人的性格真的是風馬牛不相及 ;而且將這招發展的不錯,有點兒讓我喜出望外。

6.       Cincinnati Pit (加了新元素)
這招變成了其中一理由我想不斷練習 Riffle Stacking的一招。新元素加進之後,更能在觀眾面前做設定,太開心了!!

7.       Inducing Challenges
全書中第二篇魔術理論。任何事物都有兩個體面的,這跟相對論有關;同樣地,魔術師世界亦有這種事情存在。究竟這篇是關於哪一個主題呢?老司機你自己看一下就好了。

8.       Triple Countdown
這種把觀眾玩弄在手的流程,太合適說書人我了。這招我特別提意大家喝了一點兒酒之後才表演,效果更佳!

9.       Unfortgettable (加了新元素)
基本上這是今這個作品的靈魂。很多人買這本書都是因為這招,它的效果太強烈了!當然,他需要的技術不需要太高,所以表演者只需要好好的演就好了。說書人強烈建議老司機先把它練了一百次之後才出去表演,事關這是個好東西、是把好劍!


書評已經寫好了,謝謝大家。這本書一直以來被大家選為十大牌術好書之一,真的是當之無愧。
我們下週再見了!!!



星期六, 4月 20, 2019

[魔術。說書人] 第十六章:Secrets by Anthony Owen


2019年新一年新開始,新單元到目前為止已經順利地進行了差不多四個月了。
大家還是十分熱情,說書人為此繼續準備了為數不少的參考書跟大家分享。
所以呢,說書人開始會改變一下內容的風格。

第十六章來了 --- 老司機們,我們準備上車!

這個星期說書人的心情是比較沉重的,因為我準備去介紹這個傑作的作者對我的成路上影響甚深;不幸的事,這個作者已經在上星期五因為事故而離世了。


這位傑出魔術師叫 Anthony Owen。他有別於一般的魔術師,他除了是一位心靈魔術的其中一位表表者之外,他同時間亦是一位十分有名的電視節目制作人。他的魔術之道,講求絕對精確,超越視覺,保持專業,效果至上十六真言。對於有一定程度的老司機們,基本上對他絕不陌生;他的一些著作,已經在二手市場裡十分熱門的產品之一 (p.s. 因為絕版多年) ,例如 “Some More Tricks” 等等。說書人我當年第一次知道他的大名,就是因為他所發佈的 “Ultimate Oil and Water” 。那種視覺上的衝擊,令到我當年相信世上還有魔法存在;就是因為這個流程,開始了我對他的崇拜,開始了我對油與水的研究和追求。

2017年,在無聲無色之下,他突然發佈了他的魔術大作 “Secrets” 跟說書人相熟的老司機都知道,我對任何魔術書籍的資訊和來源都特別上心的;除了說書人不喜歡,或者不是自己專長的類別以外,起碼我是會被題前知會一下的。它的出現,我都傻眼了,二話不說就把它拿下 --- 這是因為說書人知道,好東西又來了。在這個行業,有一些大師我是會先等一下才下手的;但是Anthony的教材,就是屬於先行動,後研究的類別,就連 Andy Nyman 亦對他評價甚高。就這樣,兩年後的今天,他把過去二十多年的創作重新公開之後 --- 他,就這樣離開了我們,享年 46歲。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研究和修練他遺留下來的創作。

全書共237頁。雖然沒有用彩圖用作教學示範,但是作者他用了硬皮書作包裝、並以特殊物料來加強整本書的品質和耐用度。全書一共九個章節,連同序言和訪問在內。以下是各章節的評論:




第一節:
這就是以 “Ultimate Oil and Water” 的密訣為中心的章節。不要以為它只是用在那個流程而已,事實上作者把它發陽光大了;對於喜歡手工藝的老司機,不妨一看。在這裡,我對 “The Light Card” 特別有感覺;可以的話,大家試試看。

第二節:
“Caravan Move” 為基礎,發展了幾個不同的流程。這個需要一定程度的時間去練習,但練成後老司機們又多了一個工具。這裡的 “Trick Photography” 挺不錯的;但是這裡的 “WSBP” 是用了幫大家斷手指的。哈,我又在搞笑了。。。。

第三節:
硬幣魔術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我對那個 “Elevated Matrix” 很興奮!!可能說書人我對硬幣魔術的研究不太深,所以對它的密訣另眼相看。

第四節:
這個跟 OOTW有關。在這裡的 “Out of This House” 讓我想起了Woody Aragon的某招,果然大師的腦袋都是特別另類的。然後 “Out of This Book from the Libaray” 裡的把某道具以我們熟識的方法去展示效果,這個說書人覺得十分好用。

第五節:
作者的道具牌的研究很專業,難怪質品都十分好。在這裡,他的 “Card-Toon Free” 十分獨特,說書人我以前是沒有看過同類的效果。 “The Birthday Deck” 雖然需要時間去造起來,但是我覺得挺適合那些想要無中生有效果的老司機。

第六節:
這章節有一個吞刀的效果,看的時候必需有成年人陪同才能閱讀啊!然後作者加了一篇 “An Approach to the Approach” 的理論文章在這裡;說書人覺得這篇對常常商演的老司機很有幫助,有空就看一下,四頁紙而已。

第七節:
心靈魔術愛好者的段落。我最喜歡這裡的 “Killer Kombustion” ,因為它跟 Inferno 很像。當然,這兩招各有利弊,老司機們要按照自己的風格和喜好而去選擇自己的最愛了。另外,他的 “The Natural Lottery” 的心思挺不錯,喜歡這類流程的人不妨看一下。

第八節:
說書人覺得這個章節反映了作者他心目中電視魔術的理念。說書人先說我喜歡的招吧: “Recaffinated Coffee” 是我頭一次看到有人把正統教學放出來;基本上,這類效果是屬於老司機們看完YouTube 上的一個電視魔術效果後,在自己房裡想了無數答案、然後在Google上再找答案,到最後好像因為想法不對而放棄研究的效果。 “Ring on Notepad” --- 說書人覺得這個以電視魔術來說,這個實在是過份地實用。最後的 “Top Tips For a Magician on Television” 絕對是精華所在;如果老司機哪一天是第一次上電視表演魔術的話,不妨先看一次作者以電視節目制作人的身份給你的忠告和意見 --- 這些意見絕對對有幫助。

以上便是說書人對這本書的評論了。雖然作者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存在於世上。有見及此,發行商最近以此為依歸,為作者成了一個籌募活動,籍此陪訓年青新一代,為未來魔術界作一分力。

詳情如下:

第十六章寫完了,謝謝大家。